2020年12月18日,約翰·莫爾繪畫獎基金會攜手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共同舉辦的“2020 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作品展”正式開幕。開幕式現場,評委代表張曉剛先生宣讀了本屆大賽的獲獎名單。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受到疫情的影響,我們積極地調整了評選方式,考慮到通過互聯網難以判定最終的大獎作品,因此今年五幅作品均為優秀獎,大獎付缺。
獲得約翰·莫爾優秀獎的作品分別是李強強《人,人,人,不是人!》、李青《窗口》、譚彼得《8.15》、王龍偉《疼痛的記憶》、楊威《侵蝕 01》。
恭喜各位獲獎藝術家!

2020 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作品展
開幕式現場合影
2020 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
優秀獎作品

李強強《人,人,人,不是人!》
布面丙烯綜合材料
寬 W: 130cm 高 H: 190cm

李強強,出生于1991年,2019年碩士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油畫專業。
作品自述:
2019年即將研究生畢業時,一次核磁共振的經歷,讓我開始思考身體與現實的“神性”關系。我開始以自我解剖的方式來描繪自己,用繪圖的形式來解構自己的身體,試圖在身體層面找到新的“靈魂”,說不定人的靈魂就在皮膚之上!作品的背面安裝了一個可膨脹收縮的氣球,可以通過露在外面的黑色充氣囊來進行互動。當觀眾反復用手擠壓充氣囊時,畫面會由于氣球的膨脹由中間向外凸起,隨后充氣囊會自動緩緩放氣,畫面會恢復平整狀態。其實就是模擬一種人呼吸的感覺。

李青《窗口》
布面油畫
寬 W: 260cm 高 H: 180cm

李青,出生于1986年,2013年碩士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油畫專業。
作品自述:
這件作品的靈感來自于記憶中對建筑元素的日常印象。我用重復的動作在畫布上建立一絲不茍的秩序,同時有意營造出某些異樣的氛圍。建筑的圖像在此無意被用作符號,也無從在現實中找到絕對完美與妥帖的參照。相較于建筑物的現實意義,我更著意于它作為一個整體本身所暗含的關系:是建筑表皮與它所覆蓋、包裹下的空間形狀,是有序與反常,是自由與困局,是靜穆與疏離,是確定與不確定性。

譚彼得《8.15》
布面油畫
寬 W: 200cm 高 H: 160cm

譚彼得,出生于1988年,2016年碩士畢業于意大利佛羅倫薩美術學院(ABAF)。
作品自述:
這件作品的圖像原型源自一張歷史照片,是中國第一代戰斗機飛行員的照片。1932年,為應對日本侵華中國開辦了第一所空軍學校,由此培養了第一代戰斗機飛行員。畫面上描繪的是正在食堂用餐的一部分飛行員們。他們日后幾乎都在激戰中陣亡了,殉國時平均年齡23歲。

王龍偉《疼痛的記憶》
布面丙烯
寬 W: 100cm 高 H: 80cm

王龍偉,出生于1979年,2003年學士畢業于新疆藝術學院繪畫專業。
作品自述:
每次天災人禍給人們留下身體上的疼痛都會在醫治過程中被慢慢遺忘,只有內心深處時不時地溜出的那一絲創傷永遠不能被抹去!

楊威《侵蝕 01》
水彩 墨色 手工水彩紙
寬 W: 200cm 高 H: 150cm

楊威,出生于1984年,2007年學士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
作品自述:
屬于我的只有在某種特定時間中被壓縮的情感與冥想。但這些經過特定時間設計后的產物,更像是一種失去功能的碎片。最后這些碎片只能證明,在一個特定時間里我在為無意識勞動。

展覽資訊

2020 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作品展
展期:2020.12.18 - 2021.02.28(周一閉館)
策展人:丁乙
主辦:約翰·莫爾繪畫獎基金會 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地點: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靜安區汶水路210號 3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