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由中國民生銀行發起成立并捐助的文化公益機構——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疫中新展《綿延:變動中的中國藝術》開幕。


展覽分為時間\空間、生命\身體、日常生活、物質、表演、情感等六個板塊,以常設展的方式貫穿美術館全部展廳及公共空間。展覽共展出91位中國藝術家的95組件作品,涵蓋繪畫、雕塑、裝置、錄像、動畫等多種媒介形式。在中國首次推出的當代藝術常設展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一個可以參照性地觀看當代藝術在中國的現實狀態,但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坦言,他們把自己定位于拋磚引玉者的角色,相信有更多業內同仁未來將會帶來更多精彩的呈現。



嘉賓發言

“綿延(Duration)”這一概念來自法國哲學家柏格森——它意味著沒有中斷和永恒的持續。著名理論學者、策展人之一汪民安教授將它引入到當代藝術工作,得到策展團隊的認可,并激發出諸多新的討論。由此,“綿延:變動中的中國藝術”試圖以理論和歷史的視角來展示當代藝術在中國的現實境況,其成就成果,不足與缺憾,它的不斷綿延變動。策展人們強調,展覽不是美術史書寫,不是總結和蓋棺定論,不是歷史標本的堆砌組合,而僅僅立足于當下的鮮活呈現、面向未來的展望。

展覽現場
《綿延:變動中的中國藝術》不是一次固定而靜止的展覽,而是名單不斷更替、作品不斷更換,然而主脈和框架保持不變,它如同河流一般,水變河不變,長流不息,而展覽本身也因之成為一場藝術實驗——一個有無限變化可能的探索與嘗試,一個將展覽本身作為藝術作品不斷生長的理念。很多重要藝術家、重要的作品因為多種原因沒有出現在展覽的第一次呈現之中,但他們是策展人研究的對象,也是民生美術機構始終保持關注和敬重的對象,未來策展人們將根據“綿延”的理念將更多充滿創造力與想象力的藝術家、藝術作品、藝術項目不斷生長到大展中去。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疫中推出的“綿延:變動中的中國藝術”不僅僅是一個展覽,某種意義上也代表著民生美術機構在十余年的藝術工作中努力堅守的姿態,他們依然保持著對中國藝術的熱愛,保持著做客觀公正公益事業平臺的初心。與此同時,《綿延:變動中的中國藝術》還是美術館借助民間智慧與民間力量的一次嘗試,大展得到民間學術研究、收藏等多個方面的支持。
展覽的舉辦同樣離不開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主要捐助機構中國民生銀行的大力支持。中國民生銀行的企業文化向來有關注貧困地區的教育、醫療的傳統,與此之外,民生銀行還擁有差異化塑造和經營長遠品牌、百年老店的戰略眼光,選擇支持和捐助文化公益事業就是這一眼光的具體體現。發起成立并捐助運營美術館得益于民生銀行“中國金融改革試驗田”先天基因,也得益于它公益性的出發點、靈活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更重要的是,民生銀行高尚的企業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的擔當。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金融企業的現代形象不僅在于優質的主營業務,還在于成功營造企業的社會口碑與國際化形象,并持續經營,創造長久基業??梢哉f,文化公益事業是民生銀行整體提升企業的價值、反哺社會、回饋公眾的重要方式。在此過程中,它也跨越性地參與著我們時代文化與歷史的書寫,實現了企業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策展人介紹
董冰峰
現為中國美院跨媒體藝術學院研究員。曾先后擔任廣東美術館與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策展人、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副館長、栗憲庭電影基金藝術 總監、北京OCAT研究中心學術總監。他曾獲”CCAA中國當代藝術評論 獎”(2013)、“《YISHU》典藏國際版中國當代藝術評論獎”(2015)和 亞洲藝術文獻庫“何鴻毅家族基金中華研究駐留獎”(2017)。董冰峰的 研究領域包括影像藝術、獨立電影、中國當代藝術史、展覽史與當代批評理論。
李峰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負責人。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關注和研究領域包括中國當代藝術史、機構管理運營與文化寫作等。2007年起參與中國首家金融企業為背景的藝術機構的籌建和管理運營,先后擔任副館長、館長,參與“中國當代藝術三十年歷程1979-2009”、“中國影像二十年1988-2011”等重要展覽的策劃,參與非盈利機構掩體空間的部分工作,發起“民生藝術史”論文獎等項目。
魯明軍
歷史學博士,復旦大學哲學學院青年研究員,策展人,剩余空間藝術總監。近年策劃《疆域:地緣的拓撲》(2017-2018)、《在集結》(2019)、《繆斯、愚公與指南針》(2020)等展覽。近著有《目光的詩學:感知—政治—時間》、《美術變革與現代中國:中國當代藝術的激進根源》等。2015年獲得何鴻毅家族基金中華研究獎助金。2016年獲得YiShu中國當代藝術寫作獎。2017年獲得美國亞洲文化協會獎助金(ACC)。同年,獲得第6屆中國當代藝術評論獎(CCAA)。2019年獲得中國當代藝術獎(AAC)年度策展人獎。
秦思源
藝術家與策展人。1998年到2002年,他工作于大英圖書館的國際敦煌學項目。2002年,開始作為一個藝術家廣泛地在中國、歐洲和美國舉行展覽。秦思源在北京非營利藝術機構掩體空間負責展覽,2009-2010年任ShContemporary上海藝術博覽會國際當代藝術展“上海當代”總監。2006-2008年擔任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副館長兼首席策展人。2003-2006年任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藝術經理。秦思源撰寫大量關于當代藝術的文章,是Frieze雜志特約編輯。
汪民安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批評理論、文化研究、現代藝術和文學。著有《羅蘭·巴特》《??碌慕缇€》《尼采與身體》等11部。主編《人文科學譯叢》(河南大學出版社),《生產》輯刊等。
展覽名稱:綿延:變動中的中國藝術
展覽時間:2020年9月25日—長期
展覽地點: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展覽總監:李健、劉震子
策劃團隊:董冰峰、李峰、魯明軍、秦思源、汪民安 (拼音排序)
主辦: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協辦: 北京民生文化藝術基金會
首席贊助:中國民生銀行
部分參展作品欣賞




參展藝術家名單
時間/空間
丁乙 Ding Yi
郝量 Hao Liang
黃銳 Huang Rui
黃永砅 Huang Yongping
賈藹力 Jia Aili
梁銓 Liang Quan
梁偉 Liang Wei
邱岸雄 Qiu Anxiong
仇曉飛 Qiu Xiaofei
邱志杰 Qiu Zhijie
王川 Wang Chuan
王功新 Wang Gongxin
王光樂 Wang Guangle
吳冠中 Wu Guanzhong
楊詰蒼 Yang Jiechang
余友涵 Yu Youhan
張培力 Zhang Peili
周邁由 Zhou Maiyou
周育正 Zhou Yuzheng
生命/身體
馮夢波 Feng Mengbo
李景湖 Li Jinhu
梁鉅輝 Liang Juhui
孟祿丁 Meng Luding
尚揚 Shang Yang
汪建偉 Wang Jianwei
王音 Wang Yin
魏源 Wei Yuan
夏小萬 Xia Xiaowan
徐累 Xu Lei
徐震 Xu Zhen
袁運生 Yuan Yunsheng
張群 Zhang Qun
張偉 Zhang Wei
鄭國谷 Zheng Guogu
鐘鳴 Zhong Ming
朱金石 Zhu Jinshi
日常生活
陳丹青 Chen Danqing
段建宇 Duan Jianyu
方力鈞 Fang Lijun
葛宇路 Ge Yulu
蔣志 Jiang Zhi
蔣竹韻 Jiang Zhuyun
李天元 Li Tianyuan
梁遠葦 Liang Yuanwei
林科 Lin Ke
林一林 Lin Yilin
劉煒 Liu Wei
劉小東 Liu Xiaodong
劉曉輝 Liu Xiaohui
毛焰 Mao Yan
王功新 Wang Gongxin
吳山專 Wu Shanzhuan
徐坦 Xu Tan
余友涵 Yu Youhan
喻紅 Yu Hong
張曉剛 Zhang Xiaogang
物質
顧德新 Gu Dexin
劉建華 Liu Jianhua
劉詩園 Liu Shiyuan
劉韡 Liu Wei
毛旭輝 Mao Xuhui
彭薇 Peng Wei
秦琦 Qin Qi
沈遠 Shen Yuan
施勇 Shi Yong
宋陵 Song Ling
王克平 Wang Keping
王魯炎 Wang Luyan
徐冰 Xu Bing
張大力 Zhang Dali
張鼎 Zhang Ding
張恩利 Zhang Enli
張培力 Zhang Peili
周春芽 Zhou Chunya
表演
耿建翌 Geng Jianyi
顧德新 Gu Dexin
闞萱 Kan Xuan
李明 Li Ming
李然 Li Ran
厲檳源 Li Binyuan
馬六明 Ma Liuming
舒群 Shu Qun
楊振中 Yang Zhenzhong
周嘯虎 Zhou Xiaohu
朱昶全 Zhu Changquan
朱冥 Zhu Ming
莊輝 Zhuang Hui
情感
曹斐 Cao Fei
曾梵志 Zeng Fanzhi
何岸 He An
廖國核 Liao Guohe
宋冬 Song Dong
王興偉 Wang Xinwei
楊福東 Yang Fudong
張慧 Zhang Hui
*藝術家名單按展覽版塊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