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是西方的感恩節,借著這個節日,一起來看看這組《二十四孝圖》。
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二十四個孝子的故事,印本加配圖,廣為流傳。

“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系家庭關系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新中國成立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孝道被當作封建糟粕遭到否定,而陳少梅先生卻在1950年冬天,應朋友之約,繪制了《二十四孝圖》,使宣揚孝道的《二十四孝圖》出現了具有高超藝術水平的新畫本。此畫筆墨工雅,設色清麗,非同尋常,堪稱國之重寶。

《二十四孝圖》是陳少梅先生以傳統畫題為題材的最后的畫作。這樣內容的畫本,產生在這樣一個歷史時期,又是由大家精繪,可謂絕無僅有,彌足珍貴。

陳少梅先生認為,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準則不應該完全拋棄,孝道作為維系和促進以家庭為細胞的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仍然應該發揚光大,這就是他繪制《二十四孝圖》的思想基礎。
陳少梅《二十四孝圖》

蘆衣順母

鹿乳奉親

戲彩娛親

賣身葬父

刻木事親

行傭供母

懷橘遺親

為母埋兒

扇枕溫衾

拾葚異器

涌泉躍鯉

聞雷泣墓

乳姑不怠

臥冰求鯉

恣蚊飽血

扼虎救父

哭竹生筍

嘗糞憂心

棄官尋母

滌親溺器